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,城市内涝已成为威胁公共安全和城市运行的严峻挑战。传统的立杆式积水监测设备虽然应用广泛,但在城市主干道、历史街区、机场广场等对景观和通行要求高的区域,其部署受到限制。地埋式积水监测仪的出现,以其隐蔽安装、精准测量的独特优势,成为构建智慧防汛体系中不可或缺的“地下哨兵”,为城市安全度汛提供了更为精细和可靠的监测方案。
地埋式积水监测仪最显著的特点是其隐蔽性。设备采用一体化设计,整体埋设于地面之下,仅顶部与路面平齐,不影响行人和车辆的正常通行,也完美融入了城市景观。这一特性使其特别适合部署在对市容市貌有严格要求的核心城区、历史风貌保护区、机场跑道、高速公路以及大型广场等区域,解决了传统监测设备“碍眼”和“碍事”的难题。
地埋式积水监测仪通常采用高精度的压力式水位传感器进行测量。其原理是通过测量传感器探头所承受的水压,精确换算出积水深度。与超声波或雷达等非接触式测量相比,压力式测量不受水面波动、漂浮物、泡沫或大雨滴的干扰,能够提供更为稳定、精准的测量数据,尤其在积水初期或水位变化细微的情况下,优势更为明显。
由于长期埋设于地下,地埋式积水监测仪必须具备极强的环境适应性。设备外壳通常采用高强度不锈钢或工程塑料,具备IP68级的防水防尘等级和强大的抗压能力,能够承受车辆的反复碾压和恶劣天气的侵蚀。内置的防淤积设计,能有效防止泥沙、树叶等杂物堵塞测量口,确保设备在复杂工况下长期稳定运行。
地埋式积水监测仪的核心价值在于其精准的实时监测能力。设备通过内置的4G/NB-IoT等无线通信模块,将采集到的积水深度数据秒级回传至云平台。管理人员可在后台设置多级预警阈值(如15cm、30cm、50cm),一旦积水深度超过设定值,系统将立即通过短信、APP、声光报警等方式,向防汛、交管、应急等部门发送预警信息,为应急处置和交通管制争取宝贵时间。
地埋式积水监测仪积累的长期、连续的积水数据,是城市内涝治理的宝贵财富。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,可以精准识别城市中的易涝点和积水规律,评估现有排水管网的实际排水能力,为海绵城市建设、管网改造工程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,助力城市从“被动抗涝”向“主动防涝”转变。
城市主干道和低洼交叉路口是车流密集区,也是内涝高发区。部署地埋式积水监测仪,可以在不影响交通的前提下,实现对这些关键节点的全天候监控。
机场对场地的平整度要求极高,任何突出物都可能构成安全隐患。地埋式积水监测仪是保障机场防汛安全的理想选择,可实时监测跑道和停机坪的积水情况,确保航班起降安全。
这些区域是防汛的重点和难点。地埋式积水监测仪可以在雨水倒灌的初期发出预警,为启动防洪闸门、疏散人员和车辆提供关键的决策依据。
地埋式积水监测仪以其“藏于地下,精于测量”的特性,为现代城市智慧防汛体系提供了一种更为先进、更为和谐的监测手段。它不仅是传统监测方式的有力补充,更是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、保障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的重要技术支撑。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不断深入,地埋式积水监测仪将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,为构建安全、韧性、宜居的智慧城市贡献更大的力量。